河北省唐?h第十農場一泥鰍養殖池塘,面積3畝,水深0.6米,沒有增氧機。2012年5月末放養野生泥鰍苗500公斤/畝,規格150-200尾/公斤。放苗后投喂粗蛋白為44%的對蝦飼料。
放苗后就有死亡,每天死亡40尾~400尾左右不等,降溫、刮風等異常天氣死亡量增加。6月12日下午1點30分到池塘,觀察水質渾濁,池塘下風口有較多綠色水華。測水溫20℃,用簡易測試盒檢測水質,pH值8.6,氨氮和亞硝酸鹽測不出,溶解氧8.0mg/L。檢查上浮的發病泥鰍體表潰爛,有的吻部潰爛,鰭條出血,眼睛出血、突出。鏡檢鰓絲有少量車輪蟲。解剖見有的魚有腹水,肝臟土黃色,腸道無食物,局部出血。
取4尾發病魚,接種肝臟、腎臟、腹水到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約20℃常溫培養,48h后生長出大量灰白色、邊緣整齊、較隆起的圓形小菌落(見圖5)。革蘭氏染色呈陰性、兩端鈍圓的短桿菌,對第1尾魚肝臟和第4尾魚腹水長出的小菌落,經16S rDNA測序鑒定都為殺鮭氣單胞菌 ( Aeromonas salmonicida ) 。
分析:1、從癥狀上看發病泥鰍是潰爛病或潰爛引起的敗血癥導致的死亡,體內培養出的優勢細菌鑒定為殺鮭氣單胞菌,發病水溫也較低,在低溫期殺鮭氣單胞菌引起的潰爛病也較常見,因此本病例可能是殺鮭氣單胞菌引起的潰爛和死亡。
2、泥鰍的潰爛病是泥鰍養殖的常見病,本病例是剛放養的野生苗,可能是捕撈和運輸時創傷后繼發細菌感染引起潰爛;也可能是水位較淺,藻類較多,泥鰍發生氣泡病后繼發的細菌感染。(利洋公司技術部唐紹林 利洋研究所雷燕 提供 2015.01.22)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