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月下旬以來,全國蝦價雖然總體仍處于較高水平線,但由于之前一直都比較火熱的市場需求目前已逐漸降溫,加上活蝦供應量也不斷下降,導致近期塘邊交易量也呈階梯式的下降,并拉動各地蝦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湛江一帶有養殖戶反饋,目前基本都塘尾蝦較多,規格偏小也不齊整,本周內估計就會清塘完畢,看天氣狀況,盡量曬塘翻耕之后再擇機投苗。而廣西部分產區也有收購商表示,由于目前走市場的量不多,只有零售才賣得多一些,因此最近無論是進貨還是出貨都不多,如果有客戶的需求較大,也只能走粵西一帶收蝦。
在江浙一帶,由于在春節前鍋爐蝦出塘就已接近尾聲,導致假期期間供應量非常少,價格也不斷攀升。業內指出,春節期間江浙一帶的蝦價很大程度上只是“短暫的繁華”,甚至在假期尚未完全結束時,當地不少養殖戶就已經清塘完畢,并且進入搶購蝦苗的環節。而在假期結束后的一周,基本都是修塘、消毒、調水、投苗為主流工作階段,成蝦的供應量非常少,已經難成大批量收購,更多的情況是有價無蝦。
而在海南方面,目前部分產區40頭規格的白對蝦塘頭價已經降至28元/斤左右,50頭的只有21-22元/斤,比春節假期期間有7-8元不等的降幅。當地經銷商介紹,近幾天塘邊交易量下降的非常多,主要是由于海南白對蝦走量主要是依靠外運量及外來游客的拉動,尤其是旺季期間,外來游客拉動餐飲市場尤其顯得重要,而目前已進入旅游淡季,對銷量影響非常大。
蝦少價高雖然是一個較為客觀的事實,但如果長時間難以形成較大批量的銷售,養殖戶實際并不會獲利,甚至會因為收購量過少而拉高收購及運輸方面的成本,從而促使蝦價下跌。事實上,在今年春節到來之前、全國“年貨節”拉開大幕起,全國蝦價就已開始進入全面飆升的階段,養殖戶出蝦相對較為無序且集中,但在電商及餐飲企業的全力支撐下,蝦價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節節攀升。而在節后,電商、商超及餐飲市場均已大幅減少收購量,并已全面退出一線的收購序列,因此最近基本都沒有出現“多方收購商圍著一口蝦塘搶購”的景象,從側面也反應出消費市場的降溫。
受去年冷冬低溫的影響,部分產區冬棚蝦長不大,本該春節前后出棚的南美白對蝦,目前被迫在正月過后大量出棚,蝦價大跌回至合理價錢,也是情理之中,隨天氣轉暖冬棚蝦將在近一個月內大量上市,南美白對蝦價格后市的上漲空間已不大。同時,隨著節日效應的進一步消退,最近一個月以來狂飆猛漲的蝦價“水分”也會被逐漸擠出,呈現持續小幅回落走勢的可能性較大。市場方面,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環節,也會逐漸回歸有序進貨出貨的階段;而在價格方面,業內認為,受疫情影響,之前不少收購商收蝦冷凍備戰春節假期的舉動已經遭受重挫,凍蝦嚴重滯銷,活蝦極度暢銷。業內分析,后市蝦價下滑的可能性目前已可預見,但活蝦繼續統治市場的現狀短期內不可能出現較大變化,農歷二、三月份階段凍蝦或將繼續滯銷,而活蝦需求也不會過于冷淡,就算是市場回歸理性,但價格大概率仍會高于去年、甚至是2019年同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