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全省開始進入水產養殖生產期,水產養殖病害發生率會有所上升,根據近幾年同期我省水產養殖病情測報監測數據,做好這一時期水生動物疾病的防控工作至關重要。4月份需重點關注以下水生動物疾。
一、病情預測
我省4月水產養殖常見多發病主要有: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細菌性腸炎病、水霉病、錨頭鳋病、白斑綜合征等。
1.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主要危害對象為鯽、團頭魴、鰱、鳙、黃鱔、鱖、加州鱸等,具有病程較急、死亡率高等特點。該病歷年來對我省養殖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全省各養殖區均需重點防控。
2. 爛鰓。涸摬∫话阍谒疁15℃以上時開始發生,水溫越高越易暴發流行,致死時間也越短,是一種較常見魚病。爛鰓病主要有兩種:寄生蟲性爛鰓病和細菌性爛鰓病。危害對象主要有青魚、草魚、鯽、團頭魴、鱖、加州鱸等,應引起各養殖區域的重視。
3.細菌性腸炎。河赡c型點狀產氣單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筛腥厩圄~、草魚、鰱、鳙等多種淡水魚,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并發,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大的疾病之一。當水溫在18℃以上時易發病,并導致流行。
4. 水霉。褐饕:Ω鞣N受傷的魚及魚卵,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廣泛存在,其繁殖適溫為13℃~18℃,嚴重感染時可致魚體死亡。
5. 錨頭鳋病:由錨頭鳋寄生而引發的疾病。該病在魚種和成魚養殖階段均可感染,當水溫12℃~33℃時更易發病并可在短時間內引起魚種的大量死亡。
6. 白斑綜合征:水溫18℃~30℃時易暴發該病,主要危害對象為南美白對蝦、小龍蝦等,我省小龍蝦養殖區及稻蝦養殖區需重點防控。
此外,這一時期還需重點關注黃顙魚細菌病發生,避免大面積暴發流行。
二、防控措施
1. 建立科學的養殖管理制度。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徹底殺滅病原體等敵害生物。注意改良池塘底質和水質,培養出“肥、爽、嫩、活”的水體,給魚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采取科學規范養殖措施進行水產品健康養殖、生態養殖,提高魚體免疫力;優選抗病力強品種,降低發病率,減少漁藥使用。
2. 購買具有產地檢疫證明苗種,從源頭管控,杜絕引進攜帶病原的苗種。苗種生產企業需選育優質親本,強化親本培育工作,投喂蛋白質豐富的優質配合飼料,并在飼料中適量添加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 C、維生素 E 和免疫多糖等添加劑,以增強魚體抵抗力。根據天氣情況,對親本培育池適當進行水位調控及水質調節,為親本提供適宜環境,促進性腺發育。
3. 常規魚類細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國標漁用含氯、含碘消毒劑消毒,結合藥敏試驗,采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抗菌藥物進行拌飼內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藥(如復方三黃散、大黃精華素)和維生素同時內服,增強藥效。
4.寄生蟲疾病防治需根據不同寄生蟲的機體結構和寄生規律選用合適藥物,并注意使用方法和劑量。對已感染的池塘,可采用國標漁藥精制敵百蟲、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中草藥制劑驅蟲散等藥物治療,盡量選擇高效無毒藥物治療。
5. 預防淡水魚類的水霉病,需注意加強飼養管理,盡量避免魚體受傷,產卵池及孵化用具應進行清洗消毒,苗種放養前用食鹽水或高錳酸鉀浸浴。該病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只有在患病早期及時處理才有一定效果?蛇x用國標水產養殖用對真菌具有殺滅作用的含碘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溶液或用8mg/L的食鹽與小蘇打合劑(1:1)全池潑灑。
6. 病毒性疾病白斑綜合征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以預防為主。繁殖時選用經檢疫不帶病原的健康蝦作為親蝦;投喂優質飼料,增強蝦的體質和抗病力;保持水質良好,控制養殖密度,改善蝦的棲息環境。預防可用聚維酮碘0.3~3.5mg/L全池潑灑;或二氧化氯0.2~0.5mg/L全池潑灑,每半月一次。如發現有蝦發病,應及時將病蝦隔離,控制病情進一步擴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