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天氣逐漸回暖,水溫也隨之逐步上升,水產養殖動物攝食活動開始增多,但由于越冬過后體質相對較弱,各類養殖品種易受到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病原侵襲,故在此階段,養殖戶應注重做好各類病害的預防控制工作。
一、病情預測
(一) 草魚、鰱魚、鯽魚、鳊魚:易發水霉病、爛尾病、爛鰓病、潰瘍病以及指環蟲、錨頭鳋等病害,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市各淡水魚類池塘高密度養殖區。
(二) 草魚、黃顙魚:近兩年春季易發爆發性死亡疾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市草魚、黃顙魚高密度養殖區。
(三) 鯉魚、錦鯉等鯉科魚類:近幾年上海地區雖未監測到鯉春病毒血癥和鯉浮腫病毒病發病,但仍要對此類疫病提高警惕,重點關注本市鯉魚、錦鯉主養區。
(四) 河蟹:易發脫殼不遂癥、固著類纖毛蟲等病害,重點關注本市河蟹主養區。
(五) 甲魚:易發越冬綜合征、潰爛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區域為本市甲魚主養區。
二、防治措施
(一) 防治淡水魚類水霉。簯龊敏~苗孵化設備、魚巢及放養前體表的消毒工作;在拉網分塘捕撈時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避免魚體受到機械性損傷;對于患病魚塘可選用《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2020年2號)中規定的含碘消毒劑進行全池潑灑。
(二) 防治淡水魚類細菌性疾。簯龊梅硼B前的清塘、消毒工作;培育好水質;魚種下塘前可對其體表進行消毒;在放養和捕撈過程中,要謹慎操作,避免使養殖對象體表受傷。發病魚池用過的工具要進行消毒,病死魚及時打撈、消毒深埋,減少疾病傳播;可用國標漁藥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中草藥制劑根蓮解毒散、大黃五倍子散等內服治療。
(三) 防治草魚、黃顙魚等春季爆發性死亡疾病:合理控制養殖密度,以防水質惡化引發疾病;投喂優質飼料,控制投喂量,防止魚攝食過量造成消化負擔引發腸道疾病;早春應避免拉網分塘,減少機械損傷造成體表潰爛引發水霉、細菌等繼發性感染;針對發病的池塘,首先要準確診斷病原,對癥用藥,盡量減少外界環境對魚體的刺激,避免用藥不當加重病情。
(四) 預防鯉春病毒血癥和鯉浮腫病毒病: 應加強親本和苗種檢疫,引進苗種時,要索取苗種檢疫合格證,防止疾病隨苗種異地傳播。
(五) 預防甲魚病害: 應注意水質的調控,控制養殖密度,起捕分池過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應激、損傷而導致發病;可適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