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當下,通威股份正高舉“質量”大旗,期通過內生式增長來實現內外聯動的高質量發展。背后的促因,是近幾年水產飼料行業層出不窮的陷于低價產品、低劣品質的惡性競爭,令行業發展有倒退的跡象——這不是一個好的勢頭。
相比以營銷驅動市場的便捷打法,通威為什么要給自己制造麻煩,重塑質量方針率先在行業中推行產品標準化,并重新定義養殖效益最大化?為此,筆者采訪了通威股份總裁郭異忠。
通威股份總裁郭異忠
用三年時間練內功
記者:按通威的實力靠營銷來做市場很容易,也是很快上量的一種方式,為什么會選擇走用產品質量做效果的方式?這個比較難走,也慢。
郭異忠:以湖北的草魚料為例,十年前的水平就能噸產1100-1300斤魚,但是去年噸產普遍只有幾百斤,甚至有的僅300多斤。不是說養殖戶的技術水平差了,也不是飼料企業的配方技術不行了,關鍵還是大家都盲目追求低價,導致產品品質沒法保證,最終制約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通威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依然堅守住了質量,我們很驕傲用質量方針最終保障了通威用戶的噸產在1100斤以上。
我們認為,目前水產飼料行業的路子走偏了,變成以價格為導向,產品品質往低端的方向發展,而且愈演愈烈。
今年,受原材料價格行情波動影響,畜禽料的價格都同步上漲,但是水產料的漲價情況、漲幅卻并未匹配。之中無非就是畜禽料在養殖終端的識別度很高,而水產料的效果表達需要過程,不那么容易顯現出來。但是,以低價、促銷等營銷方式來做市場,可持續嗎?營銷本身不能帶來增值,能夠為養殖帶來增值的一定是產品本身。通威要為養殖戶負責,質量方針就是追求用戶的養殖效益最大化,我們標準化動作就是為了去實現這個目標。
通威再次發起短視頻活動,鼓勵用戶監督產品質量,曝光效益數據
誠然,在以營銷為主導的市場競爭格局下,通威堅持靠產品質量來打動市場,一定會面臨過程與時間。但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不徹底從根本上解決養殖痛點,其他競爭都是換湯不換藥。通威不應該也絕不會再陷入低價、低檔次的產品競爭中。
記者:通威重塑質量方針,推產品標準化,內部接受程度怎么樣?
郭異忠:通威這么龐大的體系,分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面對市場競爭壓力,會有可想而知的困難。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內部都能理解并認同質量方針。通過“找標桿、樹標桿、學標桿”等企業文化活動,做得好的企業帶動做得還不夠好的企業,一同進步,成績斐然。
其實,很多企業都有質量標準,關鍵是能不能真正落實,持續去做肯定會收到成效。通威的優勢,就是嚴格的過程管理,極其有利于標準的推進。
通威的標準化工廠
記者:您預估需要多久才能把產品標準化推行到位?
郭異忠: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把產品標準化推行到位,目前第一階段已經推了差不多50%的分子公司。這些公司改造后都打開大門讓用戶進廠參觀,親眼見證一顆好飼料是如何“質”造的,收到了喜人的合作成果。這證明,用戶理智上是關注質量的,越優秀的用戶越關注質量!
下一步,通威還會推進實現智能化、數字化等降本增效的標準化改造核心舉措,這是通威實現企業降本增效,實現產品成本最低、質量最好、養殖效益最優的唯一途徑。
我們希望,通威的飼料生產車間能夠改變大家對飼料廠的認知和定義,帶動行業轉型升級,讓用戶對行業有信心!
通威各大工廠打開大門,邀請客戶看原料、生產、品管等高于行業標準的制造流程
驗證產品,傳導價值
記者:為什么通威不局部先試點,然后再擴大?
郭異忠:按很多企業的做法應該是先試點再擴大,而通威推產品標準化在外界看來是很迅猛;趦蓚方面的考慮:一是通威的管理體系能夠支撐我們全面開花;二是如果試點的區域做得不成功,那是該否定這件事還是重頭再來?我們早就思考清楚,所以不留后路。
記者:您認為通威推質量方針,會失去什么,又會得到什么?
郭異忠:通威對產品的質量要求總是高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早在1992年就率先行業導入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正是這些標準奠定了通威在全國水產飼料行業的地位,也讓通威擁有健全的現代化管理體系。
如今,通威再次率先在行業中推行產品標準化,走得相對靠前些,但我相信不用三五年時間,行業中會有很多企業跟上來。強調質量方針可能有些人感覺很新奇,實際上企業本來就應該要這么去做,而不是對差的質量習以為常。
借用通威劉漢元主席經常說的一句話:練好內功,什么時候發展都不遲。如果練不好,即使今天發展了,明天也守不住。
記者:水產料市場的需求非常多樣化,通威推產品標準化會不會顯得很不靈活?
郭異忠:每一種養殖動物,根據它的生物學與營養學需求,一定有最優的飼料解決方案,多樣化是企業的營銷需求。
標準化實最終是要實現提高產品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但是,過程中最關鍵的是產品效果讓用戶清晰地感知。因此,我們提出了技術和營銷相融合,簡單而言就是不斷驗證產品,不斷把價值傳導給用戶。
通威成立普水、特水、畜禽三大產品線,通過技術深度參與經營,對產品準確定位,實現價值營銷和有效經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